李堡镇新区幼儿园——微研究 助力教师大成长
冬日风正起,砥砺又起航。为切实提高教师微型课题研究的能力,交流和推广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,赋能教师专业成长,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质量,1月18日李堡镇新区幼儿园开展“教师成长 从微研究开始”微型课题培训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工会主席李桂萍主持。

问题导向 “微”研有路径
李桂萍以《微型课题的行与果》为题,从“什么是微型课题,微型课题研究实施要点,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,课题研究的成果要求”等方面,与参会人员交流探讨微型课题研究的有效路径。

她指出“真正的研究是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困惑和需要中找问题做研究,解决自己的问题”,要把握问题来源,寻找研究真问题,重视微型课题的研究过程,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收集,关注成果的提炼与创新。
经验交流 “微”研有思路
后勤主任林青结合她研究的微型课题《依托“生活化”低结构材料促大班幼儿科学启蒙案例研究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享:研究缘起、研究准备、实施过程、思考与反思及努力方向,关注和致力于在大班科学区投放“生活化”低结构材料,倾听记录幼儿的探索过程,并联动家长资源,助力幼儿科学启蒙。

办公室主任李玲玲结合她研究的微型课题《幼儿园大班歌唱教学活动教师指导策略优化的案例研究》,运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,深入浅出分析微型课题的实、小、多、精的重要,为老师们后期的选题与实施指明方向。

微型课题要想研之有效,要有详细的计划和方案。徐幽兰老师结合她所申报的课题《基于stem理念的大班幼儿科学启蒙案例研究——以班本课程“大棚探索记”为例”》从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、价值;课题界定;研究内容;研究方法和步骤;已有的研究基础;预期研究成果;所需研究支持进行分享,着重谈论了微课题是幼儿园大课题的具体化,帮助教师精准把握研究全盘计划和方略的重要性,带给大家更多的问题与实践思考。

手册展示 “微”研有方向
微型课题研究手册是研究者的积累与成果,几位老师的案例手册计划详细、格式规范、内容充实,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。在场老师们认真翻阅,在交流与讨论中不断学习与进步。从理论到实践,真正让微课题研究成为老师们专业成长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
点滴感悟 “微”研有成长
陈玉佳:
徐幽兰:
科“研”凝思,践“微”致远,众人拾柴火焰高。本次分享,立足构建“微问题—微课题—课题”的研究思路,在“发现问题,确立课题→分析问题,寻找策略→解决问题,开展研究→总结经验,形成成果”的课题探索中,提升自身专业素质。李堡镇新区幼儿园将带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初心,深刻理解课题研究促进专业成长的内涵价值,在教育路上且行且思,回归教育原点,助力幼儿发展。

用户登录